我在悉尼的“家”
指南者留學
2019年11月01日
閱讀量:1635
<p><em>作者背景:</em><em>悉尼大學master</em></p>
<p> </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小編導讀:F學姐為我們描述了她在悉尼的住家感受到的幸福與溫暖。她說“用開放的心態去感受周圍的環境和文化,以微笑來回應那些對你友好和善良的人們,如同你在國內一樣”,你也能如此在異國收獲溫暖。♥</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p>
<p><strong>這是關于我在悉尼的“家”還有“家人”的故事。</strong></p>
<p> </p>
<p>我和朋友已經是工作了幾年的大齡青年,為了避免初來乍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找房子的窘境和忙碌,我們一開始就住在了預定好的寄宿家庭里。后來我們跳開了房屋中介,直接按租客形式付費,所以也沒有包餐食一說。</p>
<p> </p>
<p>幸運的是,跟我們相差10歲左右的房東夫婦I和A十分友好,把我們當女兒一般(雖然我們一再強調年紀……)。</p>
<p> </p>
<p>至今,對我和我朋友而言,他們就如同是在悉尼的家人。</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strong>一盞燈,一頓飯</strong></p>
<p> </p>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悉尼的冬天暗的很早,工作日晚上7點商場就都關門了。</p>
<p> </p>
<p>我們專業的課基本都放在了下午5點到7點這個時間,上完課回到家差不多8點的樣子,街區的食物外賣店里也剩不下什么菜了。</p>
<p> </p>
<p>以前讀書的時候碰到這種情況,大家一般都是煮點面或者買個麻辣燙就算是一頓晚飯了。</p>
<p> </p>
<p>男房東A工作日總會有3到4天會燒晚飯順便準備他第二天的工作餐。房東夫婦休息的很早,每次等我們回到家的時候,他們已經收拾好進屋了,<strong>但是都會在手機上給我們留言,告訴說廚房里有食物,是有菜有肉有飯的那種。</strong></p>
<p> </p>
<p>異國他鄉的冬夜,上了幾個小時的課又餓著肚子坐了一小時車的我們,走著十幾分鐘路回家,但我們知道,<strong>在某一棟樓里,有一盞燈為我們留著,在那,有人為饑腸轆轆的你準備了晚飯,那種生理和心理的期盼和踏實,讓那個冬天并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孤單和寒冷。</strong></p>
<p> </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strong>一人份到四人份</strong></p>
<p> </p>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從大學開始,做飯算是我的興趣愛好之一,但是通常用餐的也都只有我一個人。</p>
<p> </p>
<p>房東A對我做的中餐很有興趣,起初會在我做了有多的時候,帶一些去公司當第二天的午飯。</p>
<p> </p>
<p>他會夸獎一番后問我怎么做皮蛋瘦肉粥和臘腸炒飯,<strong>這讓從前只會做一人餐的我,慢慢開始習慣做四人份的食物了。</strong></p>
<p> </p>
<p>買菜的時候我也會計算,這次要買多少可以夠四個人吃的呢?這樣的湯他們是不是能接受呢?上次他們好像很喜歡吃某道菜,再做一次吧。</p>
<p> </p>
<p>對于做飯的人而言,<strong>有人喜歡吃你做的飯并且吃光了,是一件很幸福的事</strong>。</p>
<p> </p>
<p>我有酒,你有故事嗎?</p>
<p> </p>
<p><img src="http://info.compassedu.hk/sucai/content/20191129/1574995421714.jpg" alt="" width="728" height="608" /></p>
<p> </p>
<p>但凡節日或者我們之中誰的生日,大家會提前準備好禮物、小食,房東A甚至會很積極的提前一周買好葡萄酒或低度數的氣泡酒放在冰箱里。</p>
<p> </p>
<p>每次打開冰箱,立在那里的酒瓶提醒著我們即將來到的小party了,興奮~</p>
<p> </p>
<p>晚上擺好小桌子,四個人圍坐在一起聊天,拍照。</p>
<p> </p>
<p>喝到微醺的幾個人,會聊自己的國家文化,聊從小到大的故事、家庭,人生觀、愛情觀,談著那些平日從不開口的話題。</p>
<p> </p>
<p><strong>曾經的我應該很難想象,有一天自己會用英語跟別人侃幾個小時的人生,聊到哭的那種。</strong></p>
<p> </p>
<p>雖然已經回國1年多了,還是很懷念那時的感覺。每年生日,房東夫婦依舊會訂蛋糕送到我家,我也會幫他們訂蛋糕,買禮物讓朋友帶去。</p>
<p> </p>
<p><img src="http://info.compassedu.hk/sucai/content/20191129/1574995436068.jpg" alt="" width="728" height="807" /></p>
<p> </p>
<p> </p>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p><strong>Daily Care Center</strong></p>
</section>
<section></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p> </p>
<p>房東家里有一個daily care center,像是國內的托兒所,因此我和朋友入住的時候,要先去政府部門做background check,確保我們可以接觸幼兒。</p>
<p> </p>
<p>工作日早上8點到下午5點,家長會把自己1-2歲的小孩寄托在房東家。所以,哪怕那天我們沒有課,睡懶覺也是不可能的事。</p>
<p> </p>
<p>早晨8點,芭比們準時開始尖叫。女房東I會一直照看他們。我也是真的很喜歡去客廳跟他們一起玩,特別放松,像回到小時候。</p>
<p> </p>
<p>小孩們還不太會說話,但是我英語也不好呀,所以不妨礙大家一起玩!</p>
<p> </p>
<p>我在屋里小跑,她們就追著你跑;我躺下,她們就西游記式的看你;我在廚房,他們就隔著圍欄叫,扔東西吸引注意;我吃飯,他們就圍觀你,把頭湊過來張嘴,示意她也要吃。房東看到我應該也會覺得頭疼吧,像又多了一個大baby。</p>
<p> </p>
<p>有時我玩不動了、玩累了,我們就像漢堡一樣,我躺在地上,她趴在我身上,<strong>那一刻,似乎時間靜止了</strong>。</p>
<p> </p>
<p><strong>我特別喜歡安安靜靜坐在陽臺門口,盤起腿,小姑娘會坐在我腿上面朝外,我摟著她,就像小時候爸爸抱著我一樣,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在我懷里。</strong></p>
<p> </p>
<p>天氣好的時候,房東會邀請我一起帶他們去樓下小公園放風,兩個大人一手牽一個,慢慢走,時刻盯著他們,不許跑,不許去這不許去那,不許爬高不許打架。</p>
<p> </p>
<p>有多少次我忍不住的去想,如果我大學一畢業就結婚,或許我的孩子也有這么大了吧,我在國內也正過著這樣的生活吧。</p>
<p> </p>
<p><strong>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幸運,那時候可以遇到把我們當作家人的房東夫婦。</strong></p>
<p> </p>
<p>寫這篇文章,不是鼓勵大家跳過中介直接住在當地人家里的行為,因為如果發生一些糾紛沒有中介會更加麻煩。也不是說要模仿我們的哪一種生活方式來獲得怎樣的快樂,<strong>每個人的故事都會有著不同的精彩</strong>。</p>
<p> </p>
<p>我們都在異國文化的大背景下生活過,也都曾倍感壓力、孤單和絕望,但是希望你依舊能夠敞開懷抱,<strong>用開放的心態去感受周圍的環境和文化,以微笑來回應那些對你友好和善良的人們,如同你在國內一樣,因為你不知道,在哪個街角有美好和溫暖在等著你。</strong></p>
<p><strong>END</stro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