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隨想 | 新能源行業學姐給你關于秋招和實習的建議
指南者留學 Riley
2022年08月17日
閱讀量:1277
<p><strong>學員:</strong>Z學姐<br /><strong>行業:</strong>新能源行業<br /><strong>公司:</strong>蔚來NIO</p>
<p><strong>本科背景:</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a style="color: #1890ff;" href="http://www.jorgecolomardetectives.com/achievement_24"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華東師范大學</a></span> 通信工程</p>
<p><strong>申請經驗:</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a style="color: #1890ff;" href="http://www.jorgecolomardetectives.com/article_1803"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跨申被勸退?無良中介坑慘了我!”我最終驚喜收獲港大、NUS商業分析錄取</a></span></p>
<p><strong>錄取offer:</strong></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a style="color: #1890ff;" href="http://www.jorgecolomardetectives.com/majr_53624"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香港大學 商業分析</a></span></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a style="color: #1890ff;" href="http://www.jorgecolomardetectives.com/majr_62247"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新加坡國立大學 科技碩士企業商業分析方向</a></span></p>
<p><strong>就讀學校:</strong></p>
<p>21年秋季入學</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a style="color: #1890ff;" href="http://www.jorgecolomardetectives.com/majr_62247"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新加坡國立大學 科技碩士企業商業分析方向</a></span></p>
<p> </p>
<hr />
<p>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入職半個月了,雖然前前后后已經實習了兩年的時間,但是開始正式工作之后還是感受到了實習與正式工作之間的巨大差距。</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正好現在很多小伙伴正在秋招,所以分享一些我在正式入職之后的感受,希望能對大家找工作有所幫助!</p>
<p> </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strong><span class="h1"><span style="color: #1890ff;">1. 首要——熟悉業務</span></span></strong></span></p>
<p>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正式工作中,了解行業背景是非常必要的。當我們在學校里的時候,無論是否為自己感興趣的行業,即便我們有意識地深入了解過,也很難像入職以后這樣詳細地了解。</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因為進入行業之前,作為一個局外人看見的都是<strong>“他想讓你看見的”</strong>內容。在進入了行業之后,我們得以從內部來認識行業。</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兩者最大的區別不僅在于行業內外能夠提供的資源不同,還在于我們自己需要不斷地思考“行業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還能怎么做”......</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除了行業背景之外,我們更應該知道自己所屬的公司在做什么,更細化的是自己的部門在做什么。</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從大到小亦或是從小到大,我們需要用邏輯將自己與部門、公司、行業緊密地聯系起來。</strong>只有這樣才能知道自己每天做的事情有什么意義,應該產出怎樣的結果,從而提升工作質量和效率。</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而實習幾乎都是專注于自己手頭上的事情,對于業務背景的思考量通常會遠遠少于正式工作。</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這個也不難理解,實習生大多是入職之后就開始辦公,很少的實習生能夠有機會“先沉淀,后做事”,因為實習合同最長也就簽6個月,打工一周直接跑路也不用擔責,如果給實習生很長的時間沉淀,這個成本是很高的,遇上突然跑路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p>
<p> </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strong><span class="h1"><span style="color: #1890ff;">2. 重要——協同合作</span></span></strong></span></p>
<p>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本來想說的是“高效溝通”,但是仔細想想工作中高效溝通只是一方面,如何實現“高效協作”更為關鍵。</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正式工作中學會與同事協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目前我將協作分為了兩個部分:溝通和實干。</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正式的工作中,每一個項目都是需要許多部門共同努力實現落地的,我們在工作的時候不僅要知道自己所屬部門的同事在做什么,還需要對其他部門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清楚哪部分工作、什么時候、需要什么樣的資源。</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公司規模無論大小,總是比我們在學校做小組作業的時候更大的。同時,你的同事們來自不同的業務模塊,面對如此“多元化”的群體時,在交流時也得不斷地問自己<strong>“是否清楚地完成了表達,確保來自不同業務模塊的同事都能理解”</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極端地說,就好比兩個人對事件A各有相互獨立,不重疊的50%的了解,現在兩個人需要做的就是通過溝通使得兩個人都對這件事的了解程度為100%。</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這座橋梁的搭建可以很簡單,但是也可以很困難。當我們在學校完成小組作業時,可能<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line-through;">(經常)</span>會因為無法和小組成員溝通,而直接選擇“單干”,有些時候交上去的作業署名四五個人,實際做事的可能只有一個人。</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但是在工作中是無法一個人任性地“獨挑大梁”的,因為項目所涉及到的業務背景遠大于學校里的小組任務,每個項目的發展都涉及到很多部門,每個人能夠做的事情從寬度上講是非常局限的(無論是對業務的了解還是權限)。</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而且不同小組作業交上去得到了分數就結束了,項目的影響持續時間很長,它并不直接結束于完成時間,還需要考慮到滯后的市場反應、部門后續工作的影響以及其他方方面面。</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比較來看,當我們在實習的時候,除了和直線經理,我們與其他同事在工作上面的交流并不會特別多。而在學校里似乎又沒有人去強調“如何與人高效協作”這一點,加上遇上小組作業就做好了“不如自己一個做”的思想準備,我們在這方面得到的鍛煉機會很少,也很少有意識地去培養這種能力。</p>
<p> </p>
<p><span style="color: #1890ff;"><strong><span class="h1"><span style="color: #1890ff;">3. 必要——自主學習</span></span></strong></span></p>
<p>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可能在實習的時候我們也會感受到和職場人士的差距,知道要學一些東西,但是這時候的緊迫感以及驅動力還是比較小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可是在工作時,當你發現很難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務,并且別人也無法提供支持的時候,“必須自主學習”的緊迫感是很強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因為不干活就沒飯吃?。。êΓ。?lt;/strong></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們必須得有自己的技能,并且這個技能需要保證自己一定能夠把個人業務范疇內的任務保質保量地實現。畢竟個人業務范疇的東西不可能推給別人,或者覺得別人理所當然要提供幫助。</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在職場中,個人認為獨立性和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必要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trong>而且自主學習應該是非常寬的面,不僅有業務方面的,還需要有“硬通貨”——技術方面的。</strong>這和我們在學校學習考試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學校為了考高分就去學某個內容,這個指向性非常明確,目的性也很強,但是在業務里面你永遠不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們不僅要學習很多內容,學習深度也是未知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因為在業務完成之前,或者說即便業務完成了,在收到最終的市場反應效果之前,我們都不知道這個事情到底做的是好還是不好,它不像分數那樣能夠快速地反饋結果。</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所以說學習的寬度以及學習的深度在哪里,都有很高的不確定性,我們需要自己去衡量。還有一點就是學習只能在正式的工作時間占很小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完成時間應該在工作之外。</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當然,我們會在工作中學到東西,但是這里所指的是工作促使你自己自發地想去學習的擴展內容。在工作當中當然有更要緊的事情,我們必須在不影響團隊工作效率的時候做,不能本末倒置了。</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衍生出來看,我們還得學會如何平衡工作與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精力,這也是非常難以及非常重要的一點。</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以上三點是目前我的一些所思所感,需要承認的是這些想法都是很局限且不成熟的。</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因為就自己的實習情況而言,我沒有在技術崗待過,也沒有去過宇宙中心的互聯網大廠待過,過往經歷相對于許多人來說是非常單薄平淡的;與工作經驗豐富的人相比較,我的這些思考又會顯得十分笨拙。</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之所以選擇記錄下來,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提醒,給自己在一年,三年,五年后回顧時能留下一點痕跡,到時候再來狠狠地嘲笑現在的自己。</p>
<p> </p>
<p><img src="https://info.compassedu.hk/sucai/content/1660702100402/1660702100402.png" width="808" height="449" /></p>
<p> </p>